白鳝别名、白鳗、河鳗、鳗鲡、青鳝、风馒、日本鳗。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。又称鳝,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,具有鱼的基本特征。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。鳗鱼属鱼类,似蛇,但无鳞,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。
白鳝养殖
白鳝鱼苗种培育就是把白鳝苗养成10克以上白鳝种的生产过程。这一阶段需要经过一级池、二级池、三级池等三种不同类型池塘的培育。白鳝种是成白鳝养殖的基础,白鳝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成白鳝养殖的好坏。因此,要发展养白鳝生产,首先必须抓好白鳝苗种的培育。
白鳝养殖技术要点
⑴白鳝种培育
白鳝种培育是将体重0.1~0.2的白仔养到体重10~20克的小白鳝的过程,第二年大部分白鳝种可以养成食用白鳝上市 (150~200克/尾)。白鳝养成白鳝种一般分三级进行。各级白鳝池放养规格和密度分别为:一级池每平方米放养0.1~0.2克的白鳝苗0.2~0.3千克;二级池每平方米放0.3~2克的白鳝苗 0.3~1千克;三级池每平方米放养2~20克的白鳝种0.5~2千克。
白鳝苗选择:优质白鳝苗要求头阔吻钝,规格整齐;游泳活泼,体无创伤,体色光洁呈玉白色;肌肤丰润,机体健壮,无病原寄生。规格为每公斤6000尾左右。
白鳝苗放养:放苗时间为3~4月,水温20℃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。放苗前应先将培育池和白鳝苗进行药物消毒。培育池的消毒方法与家鱼苗种池相同。放养密度按一级池的要求进行。
摄食训练:摄食训练是养白鳝成败的关键技术,约需训练一个月时间。白鳝下塘后第一周,应设法使白鳝由分散摄食转为集中摄食。一般从傍晚开始,使用丝蚯蚓作诱饵,将养净的丝蚯蚓散投在食台上,每日投喂4~5次,日投喂量占白鳝苗总体重的20~40%。同时在食台上方挂一盏15W的电灯,把白鳝苗引到食台周围,集中摄食。也可以日间在食台上方搭蓬遮阴,造成一个阴暗环境,同样诱使白鳝苗中摄食。一周后如大部份白鳝苗都被引上食台摄食,表明集中摄食训练已获成功。然后逐渐往后推迟投喂时间,最后完全改在白天进行。从第2周开始,应逐渐减少丝蚯蚓投喂量,增加蚌肉、猪脾或鲜鱼等鲜饲料的肉糜,每日投4次,日投喂量占白鳝苗总体重的10~15%。15天以后,逐渐将丝蚯蚓或肉糜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,并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。1个月后,即可全部改用鳗苗配合饲料,每日投喂两次,日投喂量占白鳝苗总体重5~8%。配合饲料要加水充分揉和,有条件的还要加入适量油脂。饲料拌好后要马上投喂,防止α-淀粉裂化,影响粘合性。
分级饲养:白鳝在饲养中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,造成个体大小差异很大,因此每隔20~30天就要将不同规格的白鳝分养,分养前应停食一天。因白鳝苗个体尚小,头几次分养可用密眼捞海在食台下捕捞,将先上食台的健壮苗优先分出;以后随着个体逐渐长大,可用广东鱼筛或不同网目的无节结网进行分选工作。分选后用痢特灵药浴,即可按级分养。各级苗种池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如上所述。白鳝分养后配合饲料日投量为鱼体总重量的 3~5%。白鳝苗饲养到11月中、下旬时,大部分个体可长到20克左右,可作为白鳝种放入成白鳝池养殖。
水质调节:培养和管理好白鳝池水质,是养白鳝高产的可靠保证。
白鳝养殖前景
白鳝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。其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高,有去瘀生新、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。鳗鱼生长迅速,适应能力强,即使在溶氧很少、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,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,饲料来源也广。养殖户大量在土池中进行白鳝养殖,均获得高产高效。